传习录 – 必学
一个人到了40岁还不相信有命,此人悟性太差。
孟子:
第一种求: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第二种求: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心中无人之常体的人被孔子称为不仁者。
贫贱难耐凄凉
富贵不能乐业
时间是3维的,分别是过去,当下,未来。
如何安顿好无限心? 你得超越现实世界,出世
人生最难对付的就是生命内在的麻烦
这内部的麻烦就是无法安顿无限心
先出世,再入世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中国哲学的巅峰就是王阳明心学。
儒家:
无所为而为
为就是做事,做事情
人生在世,不能不做事情
不做事情的人生不能算人生
比方说你有两只脚,你就得走路。你有一个头脑就得学习和思考。
你有两只脚,我偏偏不让你走,你有个头脑,我偏偏不让你学习。这就是对你很严重的迫害。
我们有一个胃,就要觅食,就要吃饭。我们有肉体就要御寒,就要穿衣。
吃饭,思考,穿衣,走路,都是叫做事。
有所为而为,的意思是,做事都有目标,都有目的。
我们始终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看成是达到另外一个目标的手段和途径。这叫有所为而为。
什么是无所为而为? 我们并不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当成是达到另外一个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而是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情,因为他本应当做。他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他自己的就是自己的目的。他不是通向另外一个目的的途径。
这样的做事叫做无所为而为, 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因为他本应当做,不做是不对的。 这样的人生将永不失败。
我们甚至可以凭借我们的经验和知识知道这件事情做了之后是对自己不利的,我任然去做,这叫什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就是儒家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统一。
道家:
无为而无不为
什么事情都不做,等于做了所有事情。
我们说的无为,不是说不做事,而是指不人为的做事。
道家反对人为就是反对伪。
道家和儒家有共同的立场,叫做天人合一。
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天,人类生活的苦扰都来自人自己。
道家的原则一定是叫我们做减法。
减去人为的因素。
天道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胃,所以我们要吃饭,如果我们没有胃还去吃饭,那就不对了。
吃饭是一定要吃的,因为我们都有胃,所以吃饭这件事情是天道定的。
但是如何吃饭,道家的精神就来了。
你一定要吃法国大餐,一定要吃美味佳肴,这就叫人为。
生非贵之所能存,生非爱之所能厚。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不要吃到10分饱才停下来,这叫顺应天道。
你一定要十分饱,人为的东西就来了。
吃饭如此,人生的所有方面都是如此。 都要做减法。
学会做减法,你的行为就不知不觉在天道里了。
我们做事不要去增加人为的目标,人为的企图,人为的期待,把它拿掉。
佛家:
无心而为
事情要认真做,但是对他的结果要不关心。
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庄子说:生有涯,而知无涯,已有涯,逐无涯,殆以。
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总是失败。
犹太教:我们有知识,不是我们的骄傲,反而是我们的罪。
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知识是可以无限的,凭借理性的能力可以征服一切,遗忘了自己存在的根本的渺小和卑贱,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
他失去了必要的谦卑的态度。
信仰的前提是谦卑。
不是说谦虚是美德,而是说在根本上意识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已对虚无的领会,活在当下,这也是佛家的原则。
西方的人安排了一条宗教的路来出世,他们崇拜和敬畏上帝。
他们渴望天国,上帝和天国都是超现实的,这是他们出世的路。
中国人出世的道路不是宗教,而是哲学。
欧洲的小孩在出世不久,他的父母就会让他们洗礼,加入教会,然后读圣经。
比如说他们结婚了,婚礼在哪里举行的,在教堂里,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意味着什么?
婚姻不是这两个个人之间主观上的事情,他们的这一个婚姻是上帝的事业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