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本质是什么,所有近乎残忍的坚持,背后都隐藏着 近乎疯狂的欲望 战胜欲望的 永远只有更高级的欲望 不自律的人 仅仅是因为他对更大的欲望一无所知,你说自己的不够自律,半夜管不住嘴,坚持不了健身,坚持不了学习,如果现在有人跟你签合同,坚持一年给你一个亿,你瞬间就可以获得“自律”的能力,自律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深刻的欲望,自律不是手段,也不是什么个人特质,它只是人在追求深层欲望的时候,呈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状态,为了更大的欲望去克制小欲望是人的本能,但为什么你明明知道哪些事能让自己变的更好,就是坚持不了,真相是,你根本不知道“知到极处便是行”, 做不到就是不知道,你只是听说,健身能让自己健康,身材变好,听说坚持学习能让自己更优秀,但健康,身材好,优秀,这些概念都太抽象,没经历过你根本感受不到自己重病缠身,起不来床那种无望,感受不到被女神反舔的那种多巴胺冲顶,感受不到那些瞧不起你的人,卑躬屈膝一脸奴相的时候,你大脑里喷涌的内啡肽,只有亲生体会过,那些抽象的好,才能具像化,那种炽烈的欲望,才能渗进你每个毛孔,成为你的血肉,让你观察这个世界的角度,从仰视到平视,再到俯视,最终无视眼前的一切小欲望,成为别人口中的那个极度自律的人,而你清楚的知道,自己只是在追求一个更大的欲望,尼采说,如果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我习惯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把忍受改成享受,因为只要你在忍受,就默认了纯在一个无法忍受的临界点,为什么我从来不提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因为延迟满足反人性,他强调的是忍受,真正的自律,不是忍受,不是压制欲望,而是被更大的欲望吸引,权衡利弊,战略性舍弃低权重欲望,享受这种离目标越来越近的快感,比如你健身的时候,面对甜品,告诉自己,我要自律,不能放纵,这就是在压制欲望,意志力一用完,就会暴饮暴食,如果你真的体会过,这个社会对高颜值,好身材的善良和偏爱,也感受过舔狗的酸楚和无奈,就会发至内心的想要放下眼前这快糖油混合物,这种放下不是克制,而是类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一种解脱,是一种享受,享受猎人渐渐接近猎物的那种快感,人是欲望的产物,看穿一个人,本质就是看穿一个人的欲望,有些人的行为看似不合理,只是因为你还没看到他的欲望,如果一个人不追求眼前的欲望,他必然藏着更大的欲望。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激雷就是更深更大的欲望,面如平湖就是眼前的小欲望的无视,汗初三杰,韩信被夷三族,张良归隐山林,只有萧何贪财自污,换来了时代富贵,可以自污,就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更大的欲望,用名节换取信任。《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算是老一辈人的专用签名,意思说,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永远停在最低处,滋养万物而不争,但22章又说,“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的目的老子点到为止,《中庸》说透了,“水低成海,人低成王”, 上善若水的深层动机,是为了“成海”, “利万物”只是成海过程中的“举手之劳”,无为而为,不争而争,不争是为了大争,是极致的欲望,而极致的欲望都蕴含着极高的能量 ,很不稳定,他还需要一个坚硬的外壳,这个外壳叫做“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比你更支持你自己,你的家人爱人亲戚朋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一件事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又凭什么做到,当一个人拥有极致的欲望,和近乎偏执的自信,就必然会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无欲无求,极度自律,因为一切对目标没有帮助的事,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外人看来,他的状态就是无为和不争,其实他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欲望,你无法理解一个不吃甜食,坚持健身,坚持学习,戒烟戒酒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那是因为,你不了解这些改变能为你带来什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有些事在你看来只是梦想,只是酒后的谈资,和做梦的素材,对他来说,就刚需,他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聚焦一个目标,一力降十会,种剑无锋,大巧不工,所有的方法论,在极致的内驱力面前,都是花里胡哨,决定你未来人生走向的因素有很多,但权重最大的那个,一定是”疯狂的欲望“, 和“偏执的自信”, 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信念”。